大学生活如同徐徐展开的画卷,很快便显露出它忙碌而规律的底色。
开学第一周,课程表上的空格被迅速填满。
周西下午,是一节《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课。
这堂课面向全校文科专业开设,阶梯教室里坐满了来自中文、历史、哲学等院系的新生。
林星悦和姜晚晚到得不算早,在后排找到了两个相邻的位置。
“听说这课挺水的,混个学分就好。”
姜晚晚一边摆弄着新做的美甲,一边小声嘀咕。
林星悦笑了笑,没有附和。
她拿出笔记本和笔,习惯性地做好课前准备。
对她而言,每一门课程都值得认真对待,这是她构建自己世界的基础砖石。
就在上课铃即将响起的前几分钟,原本有些喧闹的教室门口,忽然传来一阵细微的骚动。
几个女生下意识地整理了下头发,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同一个方向。
林星悦若有所感,也抬头望去。
只见陆辰希和陈明远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陈明远穿着运动款T恤,笑容阳光,正和旁边认识的人打招呼。
而走在他前面的陆辰希,依旧是简单的白衬衫和深色长裤,脸上没什么表情,目光平静地扫过教室,似乎在寻找空位。
他的出现,像一块冰投入温吞的水中,瞬间降低了周围一小片区域的“温度”,却又奇异地吸引着所有人的视线。
“啧,他怎么也来上这课?”
姜晚晚凑到林星悦耳边,用气声道,“计院的天才来上这种入门课,不是浪费时间吗?”
林星悦没有回答,只是下意识地低了低头,仿佛这样就能减少自己的存在感。
她想起那天在图书馆他冰冷的眼神,以及姜晚晚关于“冰山”的评价。
陆辰希和陈明远最终在靠近走廊的另一侧,与她们隔了几排的位置坐下。
陆辰希径首拿出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开机,目光便沉浸在了屏幕上,完全无视了周遭的环境。
讲课的老师是位风趣的中年教授,课堂氛围轻松。
但林星悦却发现自己有些难以集中精神。
她的目光总会不自觉地,越过前面同学的肩膀,飘向那个清冷的侧影。
他听课的姿态很特别,时而抬头看一眼投影幕布,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几下,时而又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电脑世界里,仿佛课堂上的讲解只是无关紧要的背景音。
阳光透过高窗,在他专注的眉眼和快速移动的手指上投下淡淡的光晕。
他和这个充斥着新生好奇与躁动气息的公共课教室,显得如此格格不入。
课间休息时,陈明远伸着懒腰,用手肘碰了碰旁边的陆辰希:“老陆,这种课你也来上?
不是随便就能考个满分吗?”
陆辰希头也没抬,手指在触摸板上滑动,语气平淡无波:“陪你来。
而且,这门课的免修申请流程比上课更浪费时间。”
他的声音不高,但在这短暂的课间安静里,恰好能隐约传到后排。
林星悦正在喝水,闻言,握着水瓶的手微微一顿。
原来,对他而言,选择上课只是因为“更节省时间”。
这种极致的理性和效率至上主义,让她感到一种陌生的疏离。
就在这时,讲台上的教授拍了拍手,开始布置随堂的小组讨论任务,内容是针对一个简单的算法逻辑进行案例分析,并要求下课前提交一份简要的报告。
“两人一组,自由组合!”
教授宣布道。
教室里立刻活跃起来,相识的同学迅速凑成对子。
姜晚晚立刻挽住林星悦的胳膊:“咱俩一组!”
林星悦松了口气,刚点头,就听到前排传来陈明远懊恼的声音:“糟了,我这部分没太听懂。
老陆,靠你了!”
陆辰希终于从屏幕上抬起头,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似乎对被打扰和这种需要即时合作的“低效”任务感到不耐。
林星悦收回了目光,和姜晚晚低头讨论起来。
她对计算机逻辑并不敏感,只能勉强跟上思路。
姜晚晚更是云里雾里。
讨论时间过半,林星悦正对着一处难以理解的概念发愁,眼角的余光却瞥见,那个清隽的身影离开了座位,似乎是朝教室后方走来。
她的心莫名地快跳了一拍。
然而,陆辰希只是径首走向放在后墙边的饮水机,接了一杯水。
整个过程,他没有看向任何人,接完水便转身往回走。
就在他经过林星悦和姜晚晚这一排的瞬间,他的脚步似乎有片刻的、几乎无法察觉的凝滞。
他的目光,极其短暂地扫过林星悦摊开的笔记本。
那上面,除了记录课堂要点,还在页脚处,被她无意识地用笔画了几缕缠绕的藤蔓与星辰——这是她思考时的小习惯。
他的视线一触即离,快得让林星悦以为是自己的错觉。
他没有任何表示,径首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仿佛只是路过了一片无关紧要的风景。
但那一刻的凝滞,却像一颗小石子,投入林星悦的心湖,漾开了一圈微妙的涟漪。
她看着笔记本页角的涂鸦,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那座名为“陆辰希”的冰山,似乎……并非完全无视她的存在。
尽管,那可能只是他理性大脑一次无意识的、对“异常图形”的信息采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