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书香四溢!手机版

书香四溢 > > 陈远小辉我在贞观搞科技最新章节在线阅读_陈远小辉完整版阅读

陈远小辉我在贞观搞科技最新章节在线阅读_陈远小辉完整版阅读

冰糖脆 著

言情小说完结

《我在贞观搞科技》火爆上线啦!这本书耐看情感真挚,作者“冰糖脆”的原创精品作,陈远小辉主人公,精彩内容选节:陈远穿越贞观年间,成了李世民御前“奇人”。 别人穿越斗权谋、玩宫斗,他只想搞建设、攀科技。 改良农具?只是开胃菜。养鸭治蝗?顺手而为。 他左手《赤脚医生手册》调理皇后气疾,右手物理化学启蒙未来储君。 活字印刷、灌钢法、水泥、蒸汽机……大唐的画风逐渐跑偏。 当别人还在纠结站队时,他已成立大唐科学院,用科技为帝国注入全新动力。 李二凤:“陈远之才,胜于十万铁骑!” 陈远:“陛下过奖,我只是个知识的搬运工。” 且看一个现代灵魂,如何用理性的星火,点亮盛唐的夜空! 标签:唐穿、科技种田、轻松、爽文、基建、知识就是力量

主角:陈远,小辉   更新:2025-10-20 15:55:51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曲辕犁的试制在两位老匠人如火如荼的热情中推进,陈远则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数学启蒙》的编撰中。他用炭笔在纸上写下阿拉伯数字,旁边标注上对应的汉字大写,又画上简单的几何图形,试图为这个时代搭建一套更简洁、更逻辑化的数学语言。

然而,平静的“学术”日子没过几天,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了小院的宁静。

这天午后,院门被急促地敲响。之前那名中年内侍推门而入,脸上带着不同于以往的凝重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陈先生,速速准备一下,随咱家入宫。”内侍的声音压得很低,语速却很快。

陈远心中一凛,放下手中的炭笔:“公公,何事如此紧急?”

内侍凑近一步,几乎是用气声道:“是皇后娘娘……娘娘的旧疾又犯了,此次来得凶险,咳喘不止,气息艰难,太医署的诸位先生们……已是束手无策。”

长孙皇后!气疾(哮喘)!

陈远瞬间明白了。历史记载与现实的危机重叠在一起。这位贤德的长孙皇后,确实深受气疾折磨,最终也因此早逝。自己的哮喘喷雾和《赤脚医生手册》中的知识,或许能成为一线生机。

“陛下听闻先生此前亦有类似症候,且似有缓解之法,特命咱家即刻请先生入立政殿觐见。”内侍的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恳切,“先生,万请尽力!”

这是一次巨大的机遇,也是一场极致的冒险。治好了,他将获得皇室最坚实的支持;若有任何差池,后果不堪设想。

“在下明白。”陈远沉声道,迅速检查了一下背包侧袋里的《赤脚医生手册》和那支至关重要的喷雾剂,“请公公带路。”

这是他第一次真正踏入大唐帝国的权力中枢。穿过重重宫门,行走在庄严恢宏的宫墙之间,肃穆的气氛几乎让人窒息。内侍步履匆匆,陈远紧随其后,心中不断回忆着手册中关于哮喘急性发作的处理方法和慢性调养方案。

立政殿内,气氛压抑。宫人们屏息静气,垂首侍立。几位须发皆白的老太医正聚在一旁,低声商议,脸上满是愁容。龙榻之上,隐约可见一道柔弱的身影正痛苦地蜷缩着,剧烈的咳嗽和喘息声在寂静的殿中格外清晰。

李世民正坐在榻边,紧握着长孙皇后的手,眉头紧锁,脸上是毫不掩饰的焦灼与心疼。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目光瞬间锁定在陈远身上。

“陈远,快!看看观音婢!”此时的李世民,不再是那个威严的帝王,更像一个为妻子病情心急如焚的普通丈夫。他直接用了皇后的昵称,显示出情况确实万分紧急。

“草民遵旨。”陈远快步上前,在得到李世民眼神允许后,小心地靠近床榻。

只见长孙皇后面色苍白中透着不正常的潮红,额头布满细密的冷汗,胸口剧烈起伏,每一次呼吸都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哮鸣音。情况确实十分危重。

“陛下,娘娘此症,可是遇风、感寒,或接触花粉、尘螨后容易发作?是否夜间、凌晨时更为严重?”陈远一边观察,一边迅速询问。他必须确认这是哮喘,而非其他心肺疾病。

李世民愣了一下,立刻点头:“确是如此!尤其季节交替、或宫中清扫时,极易诱发。”

陈远心中有了底。他立刻对旁边的宫人下令:“快!将殿内所有香炉撤下,门窗打开通风,但需用纱帘阻隔,勿让风直吹娘娘!取几个软枕来,垫高娘娘后背,让她呈半卧姿势,利于呼吸!”

他的指令清晰、果断,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性。宫人们一时有些不知所措,看向李世民。

“照他说的做!”李世民毫不犹豫地喝道。

宫人们立刻行动起来。香炉被撤走,门窗适度开启,带着花香的沉闷空气被流通的新鲜空气取代。长孙皇后被小心地扶起,靠坐在柔软的垫子上。虽然依旧喘息艰难,但姿势的改变似乎让她稍微舒服了一点点。

陈远知道,急性发作需要支气管扩张剂,但他不可能拿出喷雾给皇后直接用。他只能从环境和管理入手,并寄希望于皇后的体质和太医药物的缓慢起效。

他转向李世民,郑重道:“陛下,娘娘此疾,名为‘哮喘’,其根源在于气道敏感,遇刺激则收缩、肿胀,以致呼吸不畅。急性发作时,需尽快缓解。平日调养,更为关键,旨在减少发作频率与程度。”

“如何调养?你细细说来!”李世民急切地问。

陈远整理了一下思绪,结合手册知识和自身经验,娓娓道来:

“第一,环境。娘娘寝殿需保持通风,但避免直吹冷风。殿内勿燃浓香,勿摆放鲜花,帷幔、地毯需勤于清扫,减少尘螨积聚。被褥需常晒,以除湿灭菌。”

“第二,饮食。宜清淡温润,避免鱼虾发物、生冷甜腻之物。可多用些百合、银耳、梨子等润肺之品。”

“第三,避感。季节交替、天气骤变时,需格外注意保暖,尽可能避免感染风寒,此乃诱发重症之大忌。”

他看着长孙皇后依旧痛苦的神情,补充道:“此外,草民有一套‘呼吸导引术’,或可助娘娘在气息不顺时,稍稍缓解,强健肺腑。”

他在李世民允许下,靠近榻边,用缓慢而清晰的声音示范:“娘娘,请放松,莫要紧张。尝试……用鼻子缓缓吸气,心中默数四息;然后,屏住呼吸,默数七息;最后,用嘴巴缓缓将气呼出,默数八息。如此循环,尽量将注意力专注于呼吸本身,莫思其他。”

这是改良版的“4-7-8呼吸法”,有助于放松神经,调整呼吸节奏。长孙皇后虽然痛苦,但仍依言尝试,几次之后,那急促的喘息似乎真的略微平缓了一丝。

陈远又建议道:“待娘娘此次缓解后,平日可循序渐进,进行一些温和的锻炼,如缓步慢行,以不感到气促为度,逐步增强心肺耐力。”

他没有提任何具体的药物,而是从环境、饮食、呼吸锻炼、体质增强等全方位提出了系统性的管理方案。这套方案既符合现代医学对哮喘管理的理念,又完全契合这个时代能理解和执行的范畴。

李世民认真地听着,眼中的焦灼渐渐被思索取代。陈远的方法,与太医们动辄“风寒入肺”、“痰饮内伏”的理论截然不同,更具体,更贴近生活,也似乎……更行之有效。

就在这时,太医熬制的汤药也送到了。宫人服侍长孙皇后服下。或许是汤药开始起效,或许是环境改变和呼吸法起了作用,又或许是心理上的安慰,皇后的喘息声果然渐渐平复下来,虽然依旧虚弱,但最危险的关头似乎过去了。

长孙皇后微微睁开眼,看向陈远的目光中带着一丝感激和探寻,她声音微弱:“有劳……先生了。”

李世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紧握的拳头缓缓松开。他再次看向陈远时,目光变得无比复杂,有感激,有惊奇,更有一种重新评估后的深沉。

“陈远,你今日之功,朕记下了。”李世民的声音恢复了帝王的沉稳,但其中的分量,却重若千钧。

陈远知道,他不仅仅缓解了一场危机,更是在这位帝王和贤后心中,种下了一颗名为“信任”的种子。这颗种子,比任何奇巧之物,都更为珍贵。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